close

我發現近幾年來,儀式感三個字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。在我的認知里,儀式感就是為一件事情投入心思和精力。《小王子》中狐貍認為,“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。” 你也許認為儀式感很高級,很隆重,它讓我們想起滿地的鮮花,浪漫的婚禮,奢侈的西餐,搖曳的燭光。其實有時候它也很普通,比如每天洗漱、化妝、衣飾搭配。有一天我去吃飯,路遇朋友,她一臉壞笑地調侃道:“干嗎去啊,打扮得這么漂亮?約會吧!”我也笑了:“打扮一下取悅自己不行嗎?”至今還記得《蒂凡尼的早餐》里,赫本身著小黑裙,優雅地吃著可頌的樣子,真美。這種詩意的儀式感讓可頌面包與熱咖啡變成了盛宴,讓蒼白的生活變得熠熠生輝。 儀式感用在自己身上,孤獨的日子不寂寞。在愛情里,儀式感更是不可或缺的。情人節是重頭戲,還有每對情侶專屬的各個紀念日,它令我們感受到重視與在乎,愛意和尊重。 可是在我們與親人相處的過程里,往往忽略了儀式感,換句話說我們對待親人太隨意。比如我,一年之中大概也就在母親節和父親節的時候,給父母買禮物,只在他們生日的時候,張羅出去吃大餐。我覺得自己越長大越忙,成家立業之后更是忙不過來了,自然的也就與父母的溝通越來越少,我的生活圈子里仿佛沒有了父母似的。 那日我陪兒子去上一堂茶文化公益課,我們一起換上茶服,面前的茶具玲瓏精致。在茶師的引領下,放茶,倒水,那一套講究的儀式下來,不覺繁瑣,未等品茶卻先品出了意境美。當兒子在茶師的啟發下,把第一杯茶湯恭恭敬敬遞到我手上的時候,我和其他家長一樣,感動得淚眼婆娑。 我們就是這么容易滿足。忽然間心有所動,同樣是為人父母,如果我把這樣的儀式感呈現給父母,他們也一樣會感動,會欣慰。我突然理解了,親人之間也需要儀式感來表達內心的莊重與情感,讓它代替蒼白的語言,擲地有聲。 不必拘泥特殊的日子才買禮物給父母,平常日子里的一捧鮮花,就能芳香母親的心;認真地陪父親下盤棋、喝杯酒,耐心聽他嘮叨嘮叨當年勇,別打斷;稍微穿得正式一點,帶父母去小劇場看戲,就像小時候他們帶我們看電影一樣,興奮好幾天;一家三口的旅行,別忘了帶著父母,他們老了,這個世界的精彩也與他們分享吧。 大到一個國家,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,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個性與尊嚴,這使得多少親眼觀看的同胞熱淚盈眶,心中油然升起莊嚴的愛國情懷。小到一個家庭,為在意的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種儀式感,這些儀式感疊加在一起形成的感情才會越來越深厚。而長久地停留在我們內心,刻骨銘心的也都是那一樁樁充滿儀式感的事情。 親人們在乎的,從來都是儀式感背后的真情實意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68t3zh 的頭像
    de68t3zh

    台南記者會場地租借

    de68t3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